市发展改革委:
现就王行委员提出的关于“抢抓新风口竞速新赛道加快构筑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的建议”的建议,提出协办意见如下:
鞍山市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引领,深入开展“五提升、五攻坚”行动,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撑,紧抓自主创新核心环节,从优化创新生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等重点领域发力,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驱动科技中介服务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4年,全市科技创新成果显著: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81家,雏鹰瞪羚企业总数2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数1344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43.5亿元,同比增长113%,位列全省第三;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6%,工资总额增长6.6%;完成82项科技成果转化;23个项目获省科技奖;31个项目参与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辽宁赛区),10家企业获奖。
一、构建多层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推动差异化、专业化发展
(一)加快技术转移创新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技术转移机构的中介主力军作用,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交易等活动,通过技术成果发布会、洽谈会等形式搭建供需对接桥梁。目前,我市拥有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7家)。2024年,累计促成技术转移项目764项,成交金额达128,720.36万元;组织技术交易活动113次、技术转移培训22次,服务企业374家,解决企业需求589项,有效发挥了技术交易枢纽功能。
同时,大力推进中试验证平台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目前,已获批省级中试基地1家(辽宁鞍钢东大高品质钢铁材料制备及应用中试基地)、省级中试平台1家(辽宁鞍山煤焦油系先进碳材料中试平台),1家基地进入省培育库(辽宁鞍山节能环保现代农业中试基地)。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功能分子材料制备及检测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获省科技厅100万元资金支持。2025年,围绕重点产业链和创新链,计划差异化布局培育储备菱镁、采矿选矿、能源装备等领域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8个,发布中试公共服务事项10项,为科技成果提供中试熟化及二次开发试验服务,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适用、成套技术中间试验服务,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周”“院士鞍山行”“沈阳都市圈联席会议”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创新氛围。推动科技专员进企业,成功对接省内20余家高校、院所的75名科技专员,匹配我市78家企业118项技术需求。扩大“鞍科贷”合作银行范围至16家,为25家企业提供科技信贷8600万元。
以“菱镁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举办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展示鞍山建设世界级菱镁产业基地成果。大会期间,投资说明会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64.02亿元;签约揭榜挂帅技术合作项目4个、设备更新融资项目3个;推介重点招商项目15个、技术需求合作项目47个。
(三)推进创新主体培育
深入实施《鞍山市高成长型科技中小企业培育计划》,2025年在库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达10%,重点培育企业增幅达15%。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236家,总数达1339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总数达481家,不断扩大科技中介服务受众规模。
(四)强化政府科技部门中介职能
推动鞍钢股份、鞍钢矿山公司、海城利尔材料、和丰耐火、华信重工、台安九股河食品等科技型企业围绕绿氢制备、贫杂铁矿绿色开采、绿色镁耐火制品生产、低温液态二氧化碳球形储罐、禽肉制品加工等产业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功突破4项重大技术,开发5个新产品。持续推进“揭榜挂帅”等重点项目,加强项目进度与资金监管。指导辽宁恒润农业有限公司项目获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实现农业研发项目零突破;推荐6家企业申报辽宁省重点研发项目,其中3家获批,获支持资金700万元。
二、健全科技中介服务制度体系,夯实产业技术要素供给基础
(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2016年,我市出台《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鞍山市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的通知》(鞍政发〔2016〕33号)支持科技成果转化。2025年1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新增科技中介平台培育条款,进一步优化市场服务政策环境。
(二)强化技术合同登记服务
建立技术合同登记工作专班,明确任务分工,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建立目标库挖掘潜在资源,提升技术合同成交额;组织全市业务培训,新增2家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累计3家),打造“保姆式”“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2024年,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505个,金额43.5亿元,超额完成目标85.9%;申报减免税技术合同161个,金额3.22亿元。
(三)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打造“风险补偿+担保+贴息”鞍科贷品牌。2024年,与16家金融机构合作,发放科技贷款8600万元,为5家企业贴息75.57万元。2023年,为33家企业申请科技贷款1.28亿元,向上争取企业科技扶持资金4970万元,兑现市本级后补助资金3645万元,组织18家企业申报再贷款贴息并获省财政支持75万元;联合多部门开展政策培训,惠及企业300余家。
三、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释放科技成果商业价值
(一)创新创业大赛成果丰硕
组织第七届鞍山创新创业大赛,31家企业项目获奖,其中14个项目获省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总数位列全省第二;国赛获奖比例占全省57%,辽宁恒润农业有限公司跻身全国前50强,创我省历史最佳成绩。
(二)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育
2024年,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163项,引进国外高精尖人才10人;认定市级高层次人才21人;入选省“兴辽英才计划”“带土移植”团队4个;设立市级“带土移植”计划,立项5个团队项目。获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等项目3项。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聚焦龙头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服务和科技金融赋能,持续完善创新激励与保障机制,为鞍山市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鞍山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5月6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
联系单位:市科技局 联系人:宋报 电话:139049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