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忠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链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提案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鞍山市民营经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技术创新不足、产业结构失衡、政策与融资瓶颈、人才短缺等问题,需通过系统性、多部门合作破解。
一、构建梯度化技术创新体系
1.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民营企业创新水平。我市围绕我市装备制造、石化、冶金、建材、消费品、电子信息等六大产业及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专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669家,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研发体系。
2.围绕加快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基础前沿、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为重点,鼓励企业不断创新,组织企业在重点新产品开发、关键产业技术研发、重点领域中试验证等领域加强技术开发。2024年,市工信局推荐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的农机关键部件用钢研发及应用技术等18户企业的32个项目申报2024年度辽宁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市科技局推荐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5项,继续提升企业的技术攻关能力。
3.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我市将继续依托大连理工大学(辽宁)校企合作委员会平台,大力推进企业与平台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面向校企委员会成员企业、省市两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申请加入校企合作委员会企业等,积极组织开展技术需求及技术难题征集工作,打造产学研平台,提升我市企业自主创新综合实力,与北京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联合建立鞍山千山湾矿业实验室,共同服务我市矿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力度,2024年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43.5亿元。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障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梯次培育,全市现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34家、辽宁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5家。组织创新主体申报辽宁省专利奖,我市共获得15项省专利奖,其中一等奖2项。组织510家企业登录国家专利盘活系统,开展专利评价和对接。持续加大监管与惩处力度,多年来连续印发《知识产权“亮剑护航”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对包括侵犯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各类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查办侵犯知识产权行政案百余件,有效的维护了知识产权权人的合法权益。汇同法院搭建了知识产权调解平台,提供高效的纠纷调解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维权难度与成本。
三、完善金融支撑体系
市科技局开展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系列活动。针对新能源领域的星空钠电、维智拓化工等20余家企业,与中信银行、中国银行、鞍山银行等多家银行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通过集中路演、邀请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担保公司等机构专家现场评价、银企现场互动、现场签约等模式促进新能源等领域重点科技企业与投资机构的合作,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修订“鞍科贷”贴息补助政策,对单个科技信贷项目贷款额由500万提高至1000万元。推进科技创新积分制,为科技型企业申请信用贷款提供“绿色通道”,提供贴息补助等政策支持,上半年征集50余项企业融资需求,融资金额4000余万元。积极推进与沈阳盛京金控集团洽谈合作,引入优质基金资源,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具有战略性、优势性和成长性的中早期科技创新项目发展。
四、建设人才聚集体系
1.实施农村科技特派行动。我市上半年入驻省级科技特派团10个,引进新品种、新技术10余项,建设示范基地10个,培训农民2300余人次,解决技术难题40余项。新争取省农村科技特派项目11个,全市科技特派团(组)总数达62个,有效服务我市县域经济创新发展。
2.今年市科技局按照省科技厅工作要求,加大力度开展科技特派需求征集,上半年共征集企业需求85项。截止目前,我市引进辽宁科技大学、辽宁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特派员共计100人,解决86家企业技术需求共计136项。科技特派员的引入为我市民营企业柔性引进人才、技术攻关提供支撑。
鞍山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7月7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
联系单位:市科技局 联系人:张丽科 联系电话:521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