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低空产业生态协同,让城市治理更立体》 第133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5-09-24 08:57来源:科技局办公室作者:点击:

    民盟鞍山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低空产业生态协同让城市治理更立体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鞍山市位于辽东半岛中心、辽宁省几何中心,距离沈阳约100公里,是沈阳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有利于低空经济相关设备、零部件等的运输和物流配送,也便于人员往来和技术交流,能为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一、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我市现有2个可用于发展低空产业的机场:台安县新开河机场,地处辽宁省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净空条件好。拥有一条550米×30米沥青跑道,预留地可延伸到800米,停机坪面积达1万平方米。辽宁省航空应急救援(鞍山)保障基地,建有一条400米×40米的草坪跑道,拥有美国贝尔407直升机和一台大型无人机。下一步,根据我市低空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发改、交通等部门将谋划布局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搭建实验性通信监控基站、起降场地等相关设施,完善无人机小型起降点、智能起降柜机、中型起降场、大型起降枢纽、eVTOL起降场、直升机起降平台等多层次、多场景起降设施体系,保障无人机起降、备降、停放、充电、运输及服务乘客个性化需求等功能。

    二、支持低空经济赋能城市治理

    我市将加快融入沈阳都市圈低空经济发展联盟,以沈阳低空智能网联平台为基础,充分利用都市圈低空智能网联平台,为区域低空飞行活动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务保障,探索推动低空领域的融合应用、实现低空飞行数据互联互通,构建设施互联、信息互通的低空物联网络,对无人机起降、空中航线指挥调度和无人机操作人员技术培训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不断完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

    推进无人机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服务。依托我市现有无人机资源,逐步打造更多“低空+治理”应用场景,为公安、交通、城管、住建、水务、电力、气象等领域提供全面、智能的低空巡查,助力城市一体化治理水平提升。

    三、加强低空经济应急救援监管应用

    一是提升公共安防管理水平。公安机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低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目前已利用无人机开展交通管理、巡逻防控、嫌疑人搜捕等警务工作。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无人机警务实战应用,助力城市一体化治理水平提升。

    二是发挥低空应急保障作用。依托辽宁省航空应急救援(鞍山)保障基地,发展低空+应急救援,构建以2小时抵达灾害现场为半径的救援服务圈。市应急部门围绕应急救援应用场景,利用无人机对现场环境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录像和回放,为指挥和组织抗灾、抢险、救援提供信息支持。

    三是强化公共生态监管效能。市自然资源部门、生态环境部门,重点围绕国土调查、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领域不断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促进自然资源管理优化,提升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探索扩大无人机执法应用的工作场景,利用无人机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减少对企业和群众的影响,不断优化执法方式。

    四、完善低空支撑体系打造低空应用场景

    通过整合全市无人机资源,推动建立统一纳管的低空经济指挥管理体系,统筹推进全市低空经济发展,支持各地区围绕低空经济场景推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与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打造丰富低空+应用场景,形成各具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我市拟规划建设低空飞行培训基地,联合辽宁科技大学、鞍山财经学校、职教城以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院所和职业院校开展维修维护、飞行管控、飞行操作等方面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进而吸引企业及相关人才落户。市教育局、人社局、市交通局等多部门联动,推动无人机学习进校园,支持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围绕推动低空经济融合发展,我市将依托现有优势资源,发展低空经济场景应用。一是依托千山风景区,重点发展低空+文旅,谋划在高铁站、高速口等重要交通枢纽附近谋划低空文旅起降区,规划千山风景区往返航线等。二是开展低空飞行培训服务,规划建设低空飞行培训基地。依托低空经济适航区域、飞行营地等场景,为来鞍进行低空活动的爱好者提供无人机销售、维修维护、飞行操作培训等服务。三是推动各市直部门、各地区围绕重点领域开发应用场景,重点发展空中游览、农林作业、城市管理、应急救援、低空物流等实际应用场景。

     

                                  鞍山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27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

    联系单位:市科技局    联系人:王京 联系电话:521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