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信息
    我国科学家揭示中国人群颅内动脉瘤不稳定性的标志物和风险分层模型
    时间:2024-04-29来源:科技部作者:点击:

    颅内动脉瘤是导致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中国人群中的影像学检出率约为7%,但超过2/3的颅内动脉瘤是通过体检等方式发现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UIA)。既往报道显示,UIA的年破裂率约为1%,但接受预防性手术治疗的UIA患者中约有10%会出现脑梗死等术后并发症。因此,如何评估UIA患者接受预防性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风险,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其关键在于如何评估UIA的不稳定(生长和破裂)风险。目前,由于缺乏中国人群中UIA的自然病史数据,尚无可靠的模型来评估UIA的不稳定风险。

    近期,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等单位的联合研究团队在《Sciencebulletin》杂志上发表题为“The markers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model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instability in a large Chinese cohort”的论文。该研究从全国27家区域医学中心纳入并随访了1250例接受保守治疗的UIA患者,历时7年,是迄今为止已完成的最大规模的中国颅内动脉瘤自然病史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该研究揭示油酸、花生四烯酸、IL(白细胞介素)-1β和TNF(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中国人群UIA不稳定性的生物标志物,并提出了首个可以用于评估UIA自然病史的分类模型。

    该研究提出了评估颅内动脉瘤生长破裂风险的新方法,揭示了调控代谢和细胞因子可能是延缓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新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可帮助临床医生开展UIA的不稳定风险评估,并有望指导UIA的分层管理和预防性手术治疗决策的制定,提高临床医生和科学家对中国人群颅内动脉瘤病理生理特点的认识。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Sciencebulletin》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