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和发展数字经济是抓发展、促振兴,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举。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省内唯一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五连冠城市。今年,我市更加大力推进“数字鞍山 智造强市”建设,成功入围全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不久前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暨“数字鞍山 智造强市”建设推进会,再次吹响科技创新的号角。
科技创新是鞍山企业生存发展的底色。1978年,海城三鱼泵业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农用单相水泵,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走在科技创新大道上,三鱼泵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产品赢得海内外客户的认可和同行的尊重。在公司董事长戴吉隆看来,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三鱼泵业50年一直坚守的发展战略。公司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5%至10%作为科技创新的专项资金,用于建立健全研发体系,完善自主创新的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推动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戴吉隆说:“未来五年是三鱼泵业下一个50年的开局,是实现百年品牌的重要5年,我们将在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实现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有力支撑百年品牌战略目标的实现。”
成立于1979年的鞍山钢峰风机有限公司,从跟跑到领跑,昔日的风机配件厂如今已发展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鞍山钢峰风机有限公司形成了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拥有发明专利近百项,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树立起良好形象。据中国通用工业机械协会统计,鞍山钢峰风机主导产品2021年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7%,辽宁省排名第一。鞍山钢峰风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洋说:“数字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2008年起,鞍风开始摸索数字化转型,2020年制定了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鞍风将以产品数字化为核心,以打通供应链上下游为目标,实现全部业务数字化,全面打造透明工厂,鞍风的数字化转型应用将成为典型和示范,带动区域的中小企业去批量复制,有效推进‘数字鞍山,智造强市’建设。”
成立8年的希思腾科一直瞄准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深耕智慧物联,打造核心业务数字化引擎。公司总经理崔文华说:“我国智慧物联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希思腾科始终坚持将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主线,专注于感知互联、人机交互、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目前在高端智慧酒店等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省内第一、国内第三。”她介绍,今年,希思腾科除承担了辽宁省首批揭榜挂帅项目,还将融合多领域应用、多场景体验、多渠道服务,深耕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字服务,实现面向智慧生活用户的“无界、无感、无限”智慧物联生态布局。
我市以科技创新为载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亚世光电3年前在深交所上市,主打产品为液晶显示器件,是我市“新字号”经济中的老字号。2021年,亚世光电又新注册控股子公司奇新光电,主营产品为电子纸模组,当年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亚世光电与奇新光电董事长贾继涛介绍,集团液晶显示器件和电子纸模组两大主导产品,均以出口为主,远销欧美、日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德国西门子、美国惠普、日本欧姆龙和韩国三星等众多国际一流企业的主要供应商。集团专注的光电显示和触控一体化也正是数字经济和万物互联的交互界面和触控接口,是当下数字经济和万物互联的前沿受益产业和实质助推力量,产业前景十分广阔,市场空间规模巨大。要想发展得更好、飞得更高,就要插上智慧工厂和智慧制造的翅膀,锁定人才,持续创新,努力实现15个亿到20个亿的产销目标,助力“数字鞍山,智造强市”建设。
以高水平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注册数682家,申报雏鹰企业20家、瞪羚企业8家。全市科技服务业企业取得长足发展,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1%,全省排名第一。全市各级各部门将增强引育发展新动能的责任感紧迫感,大力扶持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大力培育“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发挥头部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建设高品质产业聚集区。鼓励企业大胆探索、舍得投入,释放创新主体活力。依托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高标准打造创新生态,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加速构建多元投入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各项激励政策,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占比,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能添力。